假如婚姻的期限只有7年,你愿意吗?
发表于2016-06-15 09:57:11
halfpoint150100121.jpg
文:夏滨|壹心理专栏作者、心理FM主播
近段时间有一个朋友D向我诉苦,说自己和男友的恋情遇到了峡谷之难,她说男朋友有了婚前恐惧症。
D跟男朋友相处一年半了,平时D会因为一些事有小情绪,两个月前D因为男友几次回复信息晚了,D就闹情绪几个小时没理他,他也生气了说要分开一段时间,让D想清楚怎么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我们在以前几次谈到过伴侣间的情绪表达问题,一个良好情绪管理的人,会更好地利用情绪互动让伴侣更了解自己、更喜爱自己,但如果情绪管理不当,伤害感情的事就在所难免了。
D说:后来我反省了一周后找男友,男友说他害怕了,觉得我太骄傲,怕结婚以后处不好会离婚,怕耽误我时间,想要分手,当时我哭得很难过,他也哭了。后来我找过他一次跟他说了我的想法,他说是婚前恐惧症,给他时间空间想清楚,在他想清楚这段时间,他不会谈恋爱,有结果了也会告诉我。在这之前一个月他已经买了我最喜欢的歌手的演唱会门票准备送我做生日礼物。分开半个月后,他找我说一起去看演唱会,我问他想清楚没,他说与其一直想不如尽量磨合。
相爱相杀的爱恋何其艰辛,现实爱恋有时就如同琼瑶剧。事实上,一个心理咨询师做咨询久了,也会将个人的人生观视野生生地拓宽,会发现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远远比小说、电影情节更复杂、多样,充满着爱恋、背叛、猜忌、逃离、痛恨、难舍……
可是复合后,男友的一些行为让D很不踏实,还是会关心,但是不再亲密,D很迷茫,也跟他说了,他说他并不是对D没感觉或者喜欢上别人,不然也不会跟D去看演唱会。但是他要想的问题还没完全想清楚,所以很多事情做的不够好让D受委屈了,他以为自己可以适应,可是发现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俩人的关系,他说如果觉得这样不好可以再分开一段时间,实实在在想清楚了再谈。当时D跟他说那你想清楚吧,可是已经快半个月了,D再次陷入迷思,感觉真的很难过,又很迷茫。
1.爱情是淌着走的双人舞
关于爱情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多的成果,也有很多的理论,它们从各种角度、各个层面解释了爱情,而其中有一种就说明了爱情修成正果要经历的艰难阶段。一段成熟、美满的爱情必须经历四个阶段:共存(甜蜜期)——反依赖(矛盾潜伏期)——独立(矛盾突发期)——共生(稳定期),每一个阶段都非常不容易。
(一)第一个阶段,共存(甜蜜期):此时的情侣,从互不相识到彼此喜欢,不论何时何地心理总有一个让自己牵肠挂肚的人,两个人每时每刻都希望呆在一起,这是谈恋爱最幸福的时刻。
此时的恋人应该多了解一些彼此的喜好、人生观,认识彼此的朋友圈,需找共同点,制造美好的记忆,这样有利于维持热恋的甜蜜期,更利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发展。
(二)第二个阶段,反依赖(矛盾潜伏期):这个阶段的恋情已经慢慢呈现平淡的迹象,呆在一起时间长了,没有了甜蜜期的新鲜感,其中一方(或者双方,往往男性在这一时期的需求来的比女性更早更快)不再希望天天腻在一起,反而希望能腾出一点私人空间处理自己的事情,这是反依赖阶段突出的问题,如果恋人不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问题,就会产生一种被冷落的感觉,也是矛盾的潜伏期。
这个时期,为了避免矛盾的误解性、冲突的扩大化,恋人们应该抽出时间多沟通,了解彼此的生活状态和想法,多学会换位思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
(三)第三个阶段,独立(矛盾突发期):这个阶段常常是第二阶段的延续,到了这个阶段,矛盾的潜伏期转变为矛盾的突发期,如果反依赖阶段问题没有解决好,到了这个阶段问题就会很尖锐,解决不好很容易导致分手。独立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恋人们希望有更多自主自配的时间,而另一方就会胡乱猜测恋人是不是有情人了,怎么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自己了,经常带着疑问去质问对方,这样只会使彼此的感情慢慢变淡,把以前的美好慢慢打磨,直到恋人提不起兴趣,看到就烦心的地步。
这时候你应该回想起甜蜜期“设下埋伏”的重要性了吧,早早寻找到的两人共同爱好,适时策划一些彼此喜好的事情来维持恋情,比如,外出旅游,在旅途中享受彼此的美好;共同开创点小“事业”,在创造的辛劳里享受甜美。当然,也可以找彼此的朋友圈,最好是双方信任的好友吐槽传达自己的心意,当然是靠谱的哦,要不然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些谈爱情技巧这时才管用。
(四)第四个阶段,共生(稳定期):如果你们稳稳地经历了前面三个阶段,那么要恭喜你了,这个阶段的你们爱情已经上升为稳固的感情,你们的相处模式已经渐渐成形,你们在一起相互扶持,开始努力为双方共同的将来打拼了,也许是一个家庭,也许是新的小生命。此时,只需要理智地思考问题,多点理解、多点包容、多点扶持,你们就进入情感关系的新的领域。
你看,爱情乐曲的谱写并不那么轻松容易,就像淌着水而行,而且还得操着舞步,不然只有行路而无美感,苦苦的没有回味。
halfpoint150100114.jpg
2.婚姻恐惧症其实是个伪命题
记得「奇葩说」第三季有一场决赛非常的精彩,很吸引人,因为辩论的主题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期望与制约,它提出了一个关于新的婚姻法制变动的假说:增加婚姻的限期为7年,每7年为一段婚姻的自动解除期限,伴侣双方可以主动续约,也可以自动解约。
如晶在辩论中说到:不少人在婚姻的门外徘徊不入,因为那个无限期的承诺太沉重,现在加个期限可以消除不少内心顾虑,让那些人可以轻松走入婚姻。刚开始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噢,你不是怕嘛,那就给你一个期限,你就可以轻松些了嘛,真的是这样的吗?
婚姻恐惧症其实只是一个幌子,或者说是我们大脑臆造出来的名词,在所有的恐怖症里其实没有这一类,因为现代婚姻并不是死契约,没有任何一个规定逼迫你结了婚就再也不准离婚。
那么,婚姻恐惧存在吗?存在。它到底怕的是什么呢?怕的是建立亲密关系。婚姻解除起来很简单,只要换个本本盖个章就可以了,几块钱的事;至多还有一些财产,可能还有孩子的抚养,但这些都是可以协商的。而且,这一切问题在进入婚姻前其实并没有产生。事实上,最让人心焦的,是婚姻有一种仪式性的象征寓意:那就是建立了稳定的亲密关系。
不信,你可以试试和自己未来的伴侣讨论看看:要么我们来个约定,我们先结婚,无论婚姻内是否快乐,我们的婚姻到了7年就自动解约,双方不得有任何异议,主动陪对方再去一趟民政局。双方感受看有了限期约定的婚姻还会恐惧吗,如果还恐惧那显然害怕的并不是婚姻本身。
我们渴望建立关系,但是我们同时也害怕建立关系,因为一旦建立了关系,就会产生依赖,而依赖意味着失去自我掌控,会让人心生不安;如果失去这个关系,有时甚至只是想象这个可能性,我们都会内心崩溃。进入关系是那么的不容易,而离开关系却更加不简单。就如同我们在心理咨询中建立的关系,就类似甚至就是这类亲密关系的平移重现,每一个咨客在感觉自己即将进入真正的关系前都会对内心的依赖产生害怕,只不过如果不勇敢地走进去,偏偏等不来变化和成长。而每一次咨客和咨询师结束咨询关系,也常常要花很多的时间,有时是缓慢地拉开距离直到结束,这个过程不仅仅咨客会感觉到痛苦的体验,连咨询师也同样会有痛苦。所以,你看建立关系是多么的艰辛,并不仅仅是抱着枕头钻到一个被窝里就好了。
47701554_xl.jpg
3.婚姻是条护城河,不是铁枷锁
还是「奇葩说」那一场决赛,黄执中那双小眼一闪吐出了最具魔力的Magic Word:婚姻是为了什么,婚姻是为了每一个人心中的安全感。
不过,黄执中在抑扬顿挫的语音里有意地改变了婚姻保障的安全感,他有目的地指向了人的内心对情感关系的需求。事实上,这一点陈铭说的更准确,只不过他说的猴子的故事实在太啰嗦。婚姻的起初保障的并不是情感,它保障的只是亲子确定性和后代遗传、抚养权,最初是以族氏形式存在,而随着经济关系的发展,它逐渐成熟并成为财富所有权的保障。这也恰恰是中国新婚姻法着重强调的婚姻家庭财产关系的原因,它更多地剥离了情感因素,而留下物质和契约因素。
婚姻,真的和爱情关系不大。人们向往的是永恒的爱情,并不是永续的婚姻。不过我们人类还是会对于婚姻抱以期望,就如同女性会为了钻戒而两眼放光一样,因为它们被赋予了意义,而且在无数的地方得到思想强化。
曾经看过美国人佩吉·沃思写的《一夫一妻制神话》,作者本不是婚姻问题专家,但与老公詹姆斯出现长达数年的婚姻问题,她在处理与詹姆斯的关系过程里,成长为了一个国际公认的研究婚外恋问题的专家。她在书中清楚地告诉我们,一夫一妻制婚姻本身就是一个神话,它夹在现实和理想之间。不迷信,才会真正开始。这个中国人刚刚开始关注的社会热点,老美在80年代已经看清楚,中国式婚姻变化路途还很远。
回来说「安全感」,这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婚姻能给到我们安全感吗?说实话,很难,甚至有了婚姻你反而感觉更不「安全」了,因为你会发现自己的稳定需要依靠另一个人的共存才能得到,而那一个人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弗洛伊德最先提出安全感的概念,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此有独特观点,马斯洛将其解释为“是从焦虑和恐惧中分离出来,是一种充满信心、安全和自由的体验,是一种能满足个体现在与未来的已有和可能有的各种需要的感觉。”
本质上来说,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你可以看到,事实上它与我们自身的心理状态才是密切相关的,并不能通过一个法律关系来赢得。关于安全感这个话题比较复杂,而且据说「安全感」才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妇科病,我们有时间专门再来讨论它。
那么,婚姻对现代人的作用还有什么意义?我觉得还是有的。不过,婚姻不再是锁定情感和忠诚的枷锁,它也没有能力锁牢忠诚。但是婚姻却更像是一条护城河,钱钟书先生曾经这样形容:「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如果将婚姻比作一个城,你可以想象古代的城池都有一条起到防护作用的护城河,比如杭州你沿着各条马路一走,马上就知道以前的杭州城是怎样大小的了,因为四周经纬分明的护城河就如同设置清晰的界限,规规矩矩地划出不可轻易逾越的禁地。婚姻也是一样,建设的时候双方辛辛苦苦地挖好河沟、注入清流,安稳地坐在城楼观风景。而有一天双方发生龃龉,甚至感觉过不下去了,这条护城河或许可以让双方暂时冷静一下,想想清楚再把它填平出城。
它无法阻止,但可以缓冲,因为它的背后可能还不止牵涉到婚姻的双方,还可能涉及到各自背后的家庭和下一代的成长。
4.爱情的关键是情感底层的交流
克里斯多夫·孟写过一本书叫《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讲述了他在亲密关系里发现的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回想前文所述在情感关系里,情绪互动会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基础的内容,解决伴侣沟通有效性的问题,首要的是解决情绪交流的有效性。就将这八个纲要交给小D,也送给辛苦看到现在的你:
1.我想要什么?
2.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
3.在这次冲突中,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4.我或我的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
5.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6.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7.情绪的背后有哪些感觉?
8.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看清了吗,一切仍然是围绕着情绪来的。不过,我还是想加上一条,而且是加在最前面,就是“我的亲密伴侣TA此时此刻会是什么情绪,是什么感受?”想过了这一条,再往下克里斯多夫的8条纲要,或许你会回答的更加轻松些吧。
我们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情侣在步入婚姻时,都会有一段誓词,虽然说的人都心有敬意,不过我们也隐隐地知道那未必是真的。我想也许将誓词的一部分改动一下,加入到新婚男女的典礼上或许更不错:
「我永远会记得,我们只是两个尽力想做到在对方而言最好的普通人,我会把你当作我真正的快乐源泉,直到最后我成长并了解到亲密关系的真正目的。」
IMG_0746.PNG
原题:伴侣关系 | 来一场有期限的婚姻,如何?
关于作者:夏滨,用专业的态度,装载实用心理学,和你一起面对生活。微信公众号:psyxiabin,新浪微博:@莅临现场
图片来源:123rf
责任编辑:茉莉
halfpoint150100121.jpg
文:夏滨|壹心理专栏作者、心理FM主播
近段时间有一个朋友D向我诉苦,说自己和男友的恋情遇到了峡谷之难,她说男朋友有了婚前恐惧症。
D跟男朋友相处一年半了,平时D会因为一些事有小情绪,两个月前D因为男友几次回复信息晚了,D就闹情绪几个小时没理他,他也生气了说要分开一段时间,让D想清楚怎么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我们在以前几次谈到过伴侣间的情绪表达问题,一个良好情绪管理的人,会更好地利用情绪互动让伴侣更了解自己、更喜爱自己,但如果情绪管理不当,伤害感情的事就在所难免了。
D说:后来我反省了一周后找男友,男友说他害怕了,觉得我太骄傲,怕结婚以后处不好会离婚,怕耽误我时间,想要分手,当时我哭得很难过,他也哭了。后来我找过他一次跟他说了我的想法,他说是婚前恐惧症,给他时间空间想清楚,在他想清楚这段时间,他不会谈恋爱,有结果了也会告诉我。在这之前一个月他已经买了我最喜欢的歌手的演唱会门票准备送我做生日礼物。分开半个月后,他找我说一起去看演唱会,我问他想清楚没,他说与其一直想不如尽量磨合。
相爱相杀的爱恋何其艰辛,现实爱恋有时就如同琼瑶剧。事实上,一个心理咨询师做咨询久了,也会将个人的人生观视野生生地拓宽,会发现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远远比小说、电影情节更复杂、多样,充满着爱恋、背叛、猜忌、逃离、痛恨、难舍……
可是复合后,男友的一些行为让D很不踏实,还是会关心,但是不再亲密,D很迷茫,也跟他说了,他说他并不是对D没感觉或者喜欢上别人,不然也不会跟D去看演唱会。但是他要想的问题还没完全想清楚,所以很多事情做的不够好让D受委屈了,他以为自己可以适应,可是发现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俩人的关系,他说如果觉得这样不好可以再分开一段时间,实实在在想清楚了再谈。当时D跟他说那你想清楚吧,可是已经快半个月了,D再次陷入迷思,感觉真的很难过,又很迷茫。
1.爱情是淌着走的双人舞
关于爱情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多的成果,也有很多的理论,它们从各种角度、各个层面解释了爱情,而其中有一种就说明了爱情修成正果要经历的艰难阶段。一段成熟、美满的爱情必须经历四个阶段:共存(甜蜜期)——反依赖(矛盾潜伏期)——独立(矛盾突发期)——共生(稳定期),每一个阶段都非常不容易。
(一)第一个阶段,共存(甜蜜期):此时的情侣,从互不相识到彼此喜欢,不论何时何地心理总有一个让自己牵肠挂肚的人,两个人每时每刻都希望呆在一起,这是谈恋爱最幸福的时刻。
此时的恋人应该多了解一些彼此的喜好、人生观,认识彼此的朋友圈,需找共同点,制造美好的记忆,这样有利于维持热恋的甜蜜期,更利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发展。
(二)第二个阶段,反依赖(矛盾潜伏期):这个阶段的恋情已经慢慢呈现平淡的迹象,呆在一起时间长了,没有了甜蜜期的新鲜感,其中一方(或者双方,往往男性在这一时期的需求来的比女性更早更快)不再希望天天腻在一起,反而希望能腾出一点私人空间处理自己的事情,这是反依赖阶段突出的问题,如果恋人不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问题,就会产生一种被冷落的感觉,也是矛盾的潜伏期。
这个时期,为了避免矛盾的误解性、冲突的扩大化,恋人们应该抽出时间多沟通,了解彼此的生活状态和想法,多学会换位思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
(三)第三个阶段,独立(矛盾突发期):这个阶段常常是第二阶段的延续,到了这个阶段,矛盾的潜伏期转变为矛盾的突发期,如果反依赖阶段问题没有解决好,到了这个阶段问题就会很尖锐,解决不好很容易导致分手。独立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恋人们希望有更多自主自配的时间,而另一方就会胡乱猜测恋人是不是有情人了,怎么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自己了,经常带着疑问去质问对方,这样只会使彼此的感情慢慢变淡,把以前的美好慢慢打磨,直到恋人提不起兴趣,看到就烦心的地步。
这时候你应该回想起甜蜜期“设下埋伏”的重要性了吧,早早寻找到的两人共同爱好,适时策划一些彼此喜好的事情来维持恋情,比如,外出旅游,在旅途中享受彼此的美好;共同开创点小“事业”,在创造的辛劳里享受甜美。当然,也可以找彼此的朋友圈,最好是双方信任的好友吐槽传达自己的心意,当然是靠谱的哦,要不然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些谈爱情技巧这时才管用。
(四)第四个阶段,共生(稳定期):如果你们稳稳地经历了前面三个阶段,那么要恭喜你了,这个阶段的你们爱情已经上升为稳固的感情,你们的相处模式已经渐渐成形,你们在一起相互扶持,开始努力为双方共同的将来打拼了,也许是一个家庭,也许是新的小生命。此时,只需要理智地思考问题,多点理解、多点包容、多点扶持,你们就进入情感关系的新的领域。
你看,爱情乐曲的谱写并不那么轻松容易,就像淌着水而行,而且还得操着舞步,不然只有行路而无美感,苦苦的没有回味。
halfpoint150100114.jpg
2.婚姻恐惧症其实是个伪命题
记得「奇葩说」第三季有一场决赛非常的精彩,很吸引人,因为辩论的主题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期望与制约,它提出了一个关于新的婚姻法制变动的假说:增加婚姻的限期为7年,每7年为一段婚姻的自动解除期限,伴侣双方可以主动续约,也可以自动解约。
如晶在辩论中说到:不少人在婚姻的门外徘徊不入,因为那个无限期的承诺太沉重,现在加个期限可以消除不少内心顾虑,让那些人可以轻松走入婚姻。刚开始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噢,你不是怕嘛,那就给你一个期限,你就可以轻松些了嘛,真的是这样的吗?
婚姻恐惧症其实只是一个幌子,或者说是我们大脑臆造出来的名词,在所有的恐怖症里其实没有这一类,因为现代婚姻并不是死契约,没有任何一个规定逼迫你结了婚就再也不准离婚。
那么,婚姻恐惧存在吗?存在。它到底怕的是什么呢?怕的是建立亲密关系。婚姻解除起来很简单,只要换个本本盖个章就可以了,几块钱的事;至多还有一些财产,可能还有孩子的抚养,但这些都是可以协商的。而且,这一切问题在进入婚姻前其实并没有产生。事实上,最让人心焦的,是婚姻有一种仪式性的象征寓意:那就是建立了稳定的亲密关系。
不信,你可以试试和自己未来的伴侣讨论看看:要么我们来个约定,我们先结婚,无论婚姻内是否快乐,我们的婚姻到了7年就自动解约,双方不得有任何异议,主动陪对方再去一趟民政局。双方感受看有了限期约定的婚姻还会恐惧吗,如果还恐惧那显然害怕的并不是婚姻本身。
我们渴望建立关系,但是我们同时也害怕建立关系,因为一旦建立了关系,就会产生依赖,而依赖意味着失去自我掌控,会让人心生不安;如果失去这个关系,有时甚至只是想象这个可能性,我们都会内心崩溃。进入关系是那么的不容易,而离开关系却更加不简单。就如同我们在心理咨询中建立的关系,就类似甚至就是这类亲密关系的平移重现,每一个咨客在感觉自己即将进入真正的关系前都会对内心的依赖产生害怕,只不过如果不勇敢地走进去,偏偏等不来变化和成长。而每一次咨客和咨询师结束咨询关系,也常常要花很多的时间,有时是缓慢地拉开距离直到结束,这个过程不仅仅咨客会感觉到痛苦的体验,连咨询师也同样会有痛苦。所以,你看建立关系是多么的艰辛,并不仅仅是抱着枕头钻到一个被窝里就好了。
47701554_xl.jpg
3.婚姻是条护城河,不是铁枷锁
还是「奇葩说」那一场决赛,黄执中那双小眼一闪吐出了最具魔力的Magic Word:婚姻是为了什么,婚姻是为了每一个人心中的安全感。
不过,黄执中在抑扬顿挫的语音里有意地改变了婚姻保障的安全感,他有目的地指向了人的内心对情感关系的需求。事实上,这一点陈铭说的更准确,只不过他说的猴子的故事实在太啰嗦。婚姻的起初保障的并不是情感,它保障的只是亲子确定性和后代遗传、抚养权,最初是以族氏形式存在,而随着经济关系的发展,它逐渐成熟并成为财富所有权的保障。这也恰恰是中国新婚姻法着重强调的婚姻家庭财产关系的原因,它更多地剥离了情感因素,而留下物质和契约因素。
婚姻,真的和爱情关系不大。人们向往的是永恒的爱情,并不是永续的婚姻。不过我们人类还是会对于婚姻抱以期望,就如同女性会为了钻戒而两眼放光一样,因为它们被赋予了意义,而且在无数的地方得到思想强化。
曾经看过美国人佩吉·沃思写的《一夫一妻制神话》,作者本不是婚姻问题专家,但与老公詹姆斯出现长达数年的婚姻问题,她在处理与詹姆斯的关系过程里,成长为了一个国际公认的研究婚外恋问题的专家。她在书中清楚地告诉我们,一夫一妻制婚姻本身就是一个神话,它夹在现实和理想之间。不迷信,才会真正开始。这个中国人刚刚开始关注的社会热点,老美在80年代已经看清楚,中国式婚姻变化路途还很远。
回来说「安全感」,这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婚姻能给到我们安全感吗?说实话,很难,甚至有了婚姻你反而感觉更不「安全」了,因为你会发现自己的稳定需要依靠另一个人的共存才能得到,而那一个人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弗洛伊德最先提出安全感的概念,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此有独特观点,马斯洛将其解释为“是从焦虑和恐惧中分离出来,是一种充满信心、安全和自由的体验,是一种能满足个体现在与未来的已有和可能有的各种需要的感觉。”
本质上来说,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你可以看到,事实上它与我们自身的心理状态才是密切相关的,并不能通过一个法律关系来赢得。关于安全感这个话题比较复杂,而且据说「安全感」才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妇科病,我们有时间专门再来讨论它。
那么,婚姻对现代人的作用还有什么意义?我觉得还是有的。不过,婚姻不再是锁定情感和忠诚的枷锁,它也没有能力锁牢忠诚。但是婚姻却更像是一条护城河,钱钟书先生曾经这样形容:「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如果将婚姻比作一个城,你可以想象古代的城池都有一条起到防护作用的护城河,比如杭州你沿着各条马路一走,马上就知道以前的杭州城是怎样大小的了,因为四周经纬分明的护城河就如同设置清晰的界限,规规矩矩地划出不可轻易逾越的禁地。婚姻也是一样,建设的时候双方辛辛苦苦地挖好河沟、注入清流,安稳地坐在城楼观风景。而有一天双方发生龃龉,甚至感觉过不下去了,这条护城河或许可以让双方暂时冷静一下,想想清楚再把它填平出城。
它无法阻止,但可以缓冲,因为它的背后可能还不止牵涉到婚姻的双方,还可能涉及到各自背后的家庭和下一代的成长。
4.爱情的关键是情感底层的交流
克里斯多夫·孟写过一本书叫《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讲述了他在亲密关系里发现的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回想前文所述在情感关系里,情绪互动会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基础的内容,解决伴侣沟通有效性的问题,首要的是解决情绪交流的有效性。就将这八个纲要交给小D,也送给辛苦看到现在的你:
1.我想要什么?
2.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
3.在这次冲突中,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4.我或我的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
5.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6.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7.情绪的背后有哪些感觉?
8.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看清了吗,一切仍然是围绕着情绪来的。不过,我还是想加上一条,而且是加在最前面,就是“我的亲密伴侣TA此时此刻会是什么情绪,是什么感受?”想过了这一条,再往下克里斯多夫的8条纲要,或许你会回答的更加轻松些吧。
我们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情侣在步入婚姻时,都会有一段誓词,虽然说的人都心有敬意,不过我们也隐隐地知道那未必是真的。我想也许将誓词的一部分改动一下,加入到新婚男女的典礼上或许更不错:
「我永远会记得,我们只是两个尽力想做到在对方而言最好的普通人,我会把你当作我真正的快乐源泉,直到最后我成长并了解到亲密关系的真正目的。」
IMG_0746.PNG
原题:伴侣关系 | 来一场有期限的婚姻,如何?
关于作者:夏滨,用专业的态度,装载实用心理学,和你一起面对生活。微信公众号:psyxiabin,新浪微博:@莅临现场
图片来源:123rf
责任编辑:茉莉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