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来访者超自恋,我是这样做的

发表于2016-06-15 09:30:05

tonobalaguer101000125.jpg

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简单心理Uni

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认识和反思自己和他人的精神状态,并应用它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难题的能力。

缺失元认知能力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特点: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对人际交往中激起他们情绪反应的事情缺少意识。比如,他们不觉得当天的郁闷可能与前一天被喜欢的女孩拒绝有什么联系。

这类患者通常情绪语言非常困乏,不能清晰具体地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对于情绪的描述总是泛泛而谈。

他们总是用僵化、刻板的方式来评价自我和他人,并且很难怀疑或者质问自己的认知。这种情况被称作:元认知区分低下。

自恋型人格障碍很难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且同理反应的能力受损,而这种情况他们并不自知。

元认知人际疗法(Metacognitive Interpersonal Therapy,以下简称MIT疗法 )认为,缺乏自我意识是自恋型人格元认知功能障碍的核心,因此治疗的关键目标是,帮助来访者了解他们真实的动机和愿望——而不是追寻自大——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生活。

目前,MIT已经具有了相对完善、规范的流程,且已有指导手册作为参考。以下为大家介绍MIT的基本操作流程。

- MIT操作流程 -

在开展MIT疗法的主体之前,需要与来访者建立咨询关系。在这之后,MIT的治疗主体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铺垫阶段以及促进改变阶段。

STEP 1   建立咨询关系阶段

咨询关系是了解来访者与他人的联结方式是否是“适应性的”的重要指标。通过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状态可以推想到来访者与他人的联结方式。

自恋型人格的来访者是否有合作、信任态度对建立咨询关系很重要。咨询师在与自恋型人格来访工作时,尤其要警惕关系破裂、来访者误解、来访者不配合等对于咨询效果产生的消极影响。

MIT咨询师会对任何咨询关系的损伤十分注意。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可能会经历来自自恋型人格来访者的试探,有时是挑战或批评。咨询师可以采用肯定的表达方式,警觉来访者是否表现出负面信号,并且尽量避免或随时准备好修复破裂的关系。

同时,尤其在建立咨询关系阶段,咨询师需要避免质疑来访者所描述的关于他人不堪的形象,也避免从保护的角度来挑战来访者的批评。

相反,咨询师此刻可以带着好奇心去了解来访者,并且不评价Ta。

当咨询师不带挑战的进入到来访者自大的幻想中,咨询关系更可能会建立。

对自恋型人格的来访者产生共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咨询师需要意识到,每个人内心都有伟大的憧憬和雄心,有这些“自大”的想法,也是我们很多人所共有的特点。

咨询师可以通过在情感层面上肯定来访者的经历。比如,来访者称自己想成为某个伟人或者明星时,咨询师可以说,“我发现,你对于一些还没实现的事情,有着很高的雄心和骄傲。”

另外,咨询师还可以有技巧地自我暴露,来培养一种“我们”的感觉,也是对于和自恋人格障碍来访建立关系的重要技巧。比如,当来访者形容自己没有能力、软弱的时候,咨询师可以通过自我暴露,诚恳地表达自己也曾有过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

这种暴露的目的,不是强调咨询师教授来访者如何克服这种无力,而是让咨询师和来访者发觉双方想象的地方,从而产生联结。

STEP 2  铺垫阶段

在这个阶段,咨询师的主要任务,会是了解来访者重要经历的细节,而非单纯接受来访者太过抽象空泛的概括。

这些细节,会包括事件应该具有的明确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话情境、话题的描述,以及为什么来访者描述这个特定的事件,和Ta背后的想法。

咨询师和来访者会反复回顾事件的细节,直到来访者注意到之前一直忽视的主观认知。

对于喜欢“理智化概括事件”的自恋型来访者而言,“讲事实”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

首先,咨询师需要向来访者解释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如,“之所以会询问你有关事件的具体描述,是因为你所提供的生活经历的原始资料,能够帮助咨询师更好地了解你每个细致的想法”。

另外,咨询师也可以利用来访者理智化概括后的事件,来引导来访者叙述具体事件的细节及感受。比如,当来访者把自己放到某个场景中,说Ta想成为某个伟人时,咨询师可以追踪询问:

成为领袖/将军/明星会是什么感觉(细节描述、名状感觉)?

你会觉得哪里好?

在你的以往生活中,可曾在某一瞬间也体验过类似的感觉和想法(主观体验)?

- 图片来源: Alberto Ruggieri,Getty Images-

挖掘回忆并不是想要让来访者体验自大时的积极状态,而是要挖掘出来访者的矛盾想法:

一方面,期待被他人认为很特殊、很强大;

另一方面,又总是感觉到来自他人的拒绝。

另外,通过这样反复确认细节及感受的过程,咨询师可以帮助来访者学会名状自己的感受,理解感受背后的感情出发点,以帮助来访提升在叙述中认识自己精神状态的能力。

咨询师也通过这个过程,收集来访者足够多的个人经历信息,以寻找僵化人际关系认知的关键问题。

例如,一个来访者曾详细描述了他去邮局付账单时的经历:

进入邮局之前,他感到害怕,害怕被羞辱,因此感到焦虑。他的内心活动是:“我能把这件事做好吗?我会被尊重而不会被粗鲁地对待吗?我不能表现的对他人冷漠,否则,我就是一个没用的失败者。”

当他走到职员面前,他立马感觉到那个人对他心不在焉,也很不礼貌。于是来访心想:“这个在柜台的混蛋连我的眼睛都没看一眼。他以为他是谁啊?他以为他是在跟谁打交道呢?”

这种状态很短暂,接着马上他又进入了一种脆弱和无力的状态:“我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不能够让别人看到我是谁,我的价值……他对我这么粗鲁因为他把我当成了蠢蛋。”

在与咨询师反复详细地讨论此事之后,双方发现了来访者的认知模式如下细节和特点:

Ta深受社会地位这一动机的驱动;

Ta需要被接受,被认为是有能力、聪明、被看重的人;

Ta认为,被认可和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是:毫不出错地完成任务;

Ta认为,除了那些极度优秀、卓尔不群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是失败者和没有价值的人。

- 图片来源:Dali,The Metamorphosis of Narcissus -

除了上述反复询问事件具体信息之外,咨询师还需要提升来访者对重复出现的人际关系模式的意识。

咨询师可以帮助自恋型人格的来访者了解到:自己过多地把人、事归结为他人的敌意和对地位的寻求;自己将良好的自我感觉建立在被他人羡慕和被认可的基础上。

还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之所以认为他人会有敌意、妨碍他们目标的实现,大部分是自己认知图式导致的。

来访者还需要理解的是:他们无法享受生活,主要是因为自己的被动性,以及缺少目标引导的行动导致的,而不是因为他人的负面反应。

在认识到了自己的认知图示的基础上,咨询师可以鼓励来访者去发展改变自己的策略。

因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来访者的人际关系模式体现在:他们很难根据自己的内在愿望而行动。作为咨询师,应该促进内在愿望驱动下自主地行动,同时有技巧地不鼓励来访者的完美主义标准,以及那些Ta为了达到他人羡慕和认可的行动。

在一次治疗中,咨询师对来访者说了这段话:

你好像是在为“成功”而活。

我感觉到,你好像觉得如果自己失败了,其他人都会嘲讽你。而可当你成功的时候,却也并没有反驳之前关于自己没有能力、笨拙的假设,你更多是把成功完成的事,归结为那些是你能轻易完成的事情。

我还感觉到,好像如果你试着去接触一个你感兴趣的人,你很快会想到他们不值得你这样做。你对于和他人的关系好像是“如果他人没有对我抱着尊敬,那要么就是他愚蠢,要么就是他没有机会来打量我。”

在这个阶段中,咨询师可以通过了解近期发生的事件,来衡量来访者的认知图示是否有改变。若在此阶段咨询师没有了解到来访者的心理信息的话,治疗可能就停滞在此铺垫阶段了。

STEP 3  促进改变阶段

这个阶段,治疗师需要让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来访者发现,他们的想法不一定是真实的,而情形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解释。例如下面这段咨询对话:

(下文中,Client,来访者,以下简称C;Therapist ,咨询师,以下简称T)

C:我真的被气坏了,还很颓废,这是不是我生活中该有的。

T:你能再解释一下吗?什么是你在生活中不想要的?

C:学考古,还有这些新朋友。我感觉自己在浪费本来应该用在其它事情上的时间。

T:什么其它的事情呢?你有什么其它想要实现的目标吗?

C:不,我不知道!但是我正在思考。我不知道我喜不喜欢它。我感觉很不满意,好像我生命中还有什么其他事情,而我却在浪费生命。昨天晚上我去一个同事家吃晚饭。是一个比较小的圈子,但还有几个她的朋友我都不认识。

T:那你认识他们了吗?

C:我甚至没注意到他们。他们只顾着自己,谁都不看一眼。他们看起来像俩混蛋。有一瞬间我都想走了……

T:为什么你会想走呢?你不是和你的朋友们玩的很好吗?

C:是的,但是那不重要。那两个混蛋没为融入这么圈子做什么。他们只顾自己,有一回我问他们了什么,然后他们给了我一个冷淡的回答。他们很冷淡。

T:那个时候你怎么想?

C:他们不想接受我,他们显得自己很拉风……

此时,咨询师可以肯定或鼓励来访者,请ta来清楚地描述事情的细节。之后,可以呈现给来访者,自己观察看来访者的旧图式——感到低人一等,他人觉得ta是严厉的判官,Ta感觉鄙视他们——又被激活了。

上面的个案中,咨询师告知来访,感觉来访者有这样一个念头,被那个圈子排斥,而且这种想法特别强烈。在来访者认可的情况下,咨询师又指出了来访者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来访者完全忽略了好朋友对 Ta的注意。

咨询师又向来访者解释,为什么这两种期待这么快地被激活了:可能是来访想被当作是特殊人物,未得到,然后觉得自己特别失败。

在这之后,咨询师又请来访者来评估下这种场景的可能性:很快速地获得陌生人的关注以及特殊对待。

来访者承认,这不太可能。

之后,咨询师请来访者从别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来访者重新思考后意识到Ta整晚都在想别人会怎么想自己,把自己当作别人想法的中心。Ta还意识到Ta总是想挑对方的毛病,可能是被叛逆所驱使,也为了获得“高人一等”和“获胜”的感觉:

T:当气氛变得像在竞争,“你以为的”成了“普遍事实”,也就是你认定“他们想要排挤我”。我们能不能想想看,在那两个人的“冷漠”行为背后有没有其它可能的解释?

C:我当时没有想到。现在想想看,也许因为他们觉得不舒服。当天我所熟识的人更多,我们的圈子相互更熟悉,他们反而是小众的不熟悉的人。说实话,我们没有照顾到他们……

另外,在这个阶段,咨询师还要着重做的有:

培养来访者对“健康自我”的接触,将来访者内心深处的愿望与一些健康/恰当的新行为连接起来。

当来访者意识到,追求伟大和地位也是正常人的正常需求,包括自己和治疗师都是如此。此时,咨询师就可以鼓励来访者离开Ta的边缘意识,建立新的更健康的想法、感觉和行为方式。

有可能来访者的自大幻想,能够帮助Ta找到内心的真实愿望。例如,来访者想要成为一个军官,为了达到这个愿望Ta必须先成为历史学家,而历史这个专业又使Ta非常兴奋。在一次治疗中,来访者拿来Ta自己写的历史作品,咨询师发现来访者写的很好,于是鼓励Ta继续写下去。

这样,来访者逐渐学会了将自己的夸大幻想逐渐转变成现实事件。

另外,在MIT的治疗中,咨询师还会帮助来访者与旧图示(旧的思维模式)保持足够的距离,不再让来访者很容易地卷入到之前的思考模式中。取而代之的是,能够建立不同的思考方式,通过不同的视角进行思考,也在人际关系中能够呈现多样的表现。

同时,在治疗的后期,咨询师也会帮来访者了解人是如何思考的,以及对于感觉和行为更细致的理解,以帮助来访者提升意识思考能力,以及对于非功能性的人际行为模式引发的问题和冲突的意识,也提升对他人的共情能力。

以上是小单整理的关于MIT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治疗流程的介绍,尤其是你在面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来访者时,也可以参考哦~如果有想讨论的,欢迎给Uni留言哈~

注:

这篇文章整理自Dimaggio和 Attinà两位学者的论文,如果你想查看原文的话,参考信息如下:

Dimaggio,G., & Attinà, G. (2012). Metacognitive interpersonal therapy for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associated perfectionism. Journalof clinical psychology, 68(8), 922-934.

———The End———

原文来源:微信公众号 简单心理Uni

心理咨询师成长道路上,Uni(有你),有我。

IMG_2782.JPG

原文作者:Dimaggio,Attinà;

原文编译:陈翊纾,学渣简小单

原文题目:你知道元认知人际疗法吗?|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题图来源:123RF

责任编辑:Yusuke

Comments

Popular Posts